【新冀商传奇】首发者说 | 从河北走出的“甜蜜革命”:TA们的罗曼林

首页    企业资讯    【新冀商传奇】首发者说 | 从河北走出的“甜蜜革命”:TA们的罗曼林

在消费升级与国货崛起的浪潮中,

一个来自河北的冰淇淋品牌正悄然改写行业格局。

从2017年第一家门店落地石家庄北国商城,

到如今全国500+门店、马来西亚首店开业,

罗曼林冰淇淋用8年时间完成了一场

从"家庭作坊"到"国际品牌"的蜕变。

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携手《新冀商传奇》特别策划

【首发者说·民营经济创新实录】系列节目

第21期 我们特邀

罗曼林冰淇淋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志超

带领大家走进这个"甜蜜事业"背后的创新密码,

看创始人马志超如何用三代人的坚持,

让中式手工冰淇淋站上世界舞台。

一、三代人的"冰与火之歌":从原料供应到品牌破圈

‌1. 1988年的冰淇淋火种

在河北泊头食品二厂的一台进口设备前,马志超的父亲和舅舅看到了现制冰淇淋的未来。那个年代,"每年卖20万就能买套房"的生意,为家族埋下了冰淇淋基因。从三毛钱一支的街边摊,到1997年建立原料工厂服务全国,这段"幕后英雄"的岁月,为罗曼林积累了最核心的行业认知。

‌2. 2017年的甜蜜转身

‌当地铁1号线开通时,马志超与妻子在北国商城负一楼开出第一家品牌店。"转角遇到爱情"的浪漫设定背后,是年轻一代对"中式手工冰淇淋"的执念。他敏锐捕捉到市场空白:"国外品牌用球状冰淇淋主导高端市场,但价格不够亲民;国内产品则缺乏创新。"罗曼林用"现制+定制"模式,一举打破这种二元对立。

‌3. 自研设备的破局点

‌2019年,当发现"冰渣问题"源于设备短板时,罗曼林果断投入自主研发。其-45℃深冷技术与0.4帕膨化压力,让国产设备首次达到国际水准。这不仅将加盟商设备成本从18万降至更具竞争力的区间,更实现了"锁鲜工艺"——四十五天保质期的冰淇淋,比行业常规的12-18个月更能体现"新鲜即正义"。

‌二、商业模式的"三重奏":产品力、渠道力、品牌力

‌1. 产品:用"鲜"定义行业标准

‌七天锁鲜宣言‌:拒绝防腐剂,用糖度与冷冻工艺实现天然保鲜

‌口味实验室‌:从抹茶梯度到坚果混搭,100+口味满足全年龄段需求

‌健康化迭代‌:研发低糖对冲配方,用茶多酚等成分平衡甜度负担

 

‌2. 渠道:直营先行+加盟护航

每进入新城市,罗曼林必先开10家直营店测试市场。济南的案例尤为典型:通过商业体、社区、街边等不同模型打磨后,才开放加盟。"我们要对合作伙伴负责",这种"陪跑式扩张"让闭店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‌3. 品牌:冰淇淋博物馆的野望

在正定高新区百亩花园式工厂里,藏着罗曼林的终极野心——让消费者"从看到做"。未来这里不仅有透明生产线,更将设立冰淇淋历史展区与DIY工坊。"就像君乐宝的牧场参观,我们要让下一代知道:中国冰淇淋的故事同样精彩。"

‌三、冀商精神的当代注脚

‌1. "创二代"的双重使命

马志超身上既有父辈的务实基因:"设备原料必须自己掌控";又有新消费时代的敏锐:"抖音主播进店直播已成标配"。这种"前端洞察+后端沉淀"的组合,让罗曼林在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快速迭代。

‌2. 河北土壤的赋能

‌从政策支持到产业链协同,当地政府将罗曼林设备研发列为"卡脖子技术突破项目"。这种"政企共生"关系,恰是河北民营经济活力的缩影。

‌3. 万店时代的中国答案

当国际品牌用工业化量产占据市场时,罗曼林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:用定制化口味+区域化运营,证明"中国冰淇淋可以既有性价比又不失品质"。其马来西亚门店的本地化尝试(如调整奶度与糖度),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。

四、甜蜜事业的温度与厚度

站在"五年万店"的蓝图前回望,罗曼林的故事早已超越商业本身。它关乎三代人对技艺的坚守,关乎夫妻创业的浪漫与坚韧,更关乎一个省域品牌走向世界的勇气。当马志超说出"罗曼林就是为冰淇淋而生"时,我们听到的不仅是企业愿景,更是一种产业报国的情怀——用最甜蜜的方式,让中国制造被世界记住。或许正如节目中所言:"务实、创新、诚信、担当,这才是新时代冀商精神最甜的滋味。"

来源|《新冀商传奇》产业工作室

作者|海潮

编辑|王悦

责编|安倩

编审|谷曼

监制|冯慧杰

终审|边宇峰

2025年10月10日 14:44
浏览量:0
收藏